诗词看秦岭
“秦岭,横亘在那里,提携着黄河长江,统领了中国的北方南方,它是中国最伟大的一座山,当然它更是最中国的一座山。”——贾平凹《山本》
(相关资料图)
秦岭作为我国自然地理的分水岭
一手挽长江,一手牵黄河
作为人文地理的分水岭
南舟北车,南巴蜀北秦川
而这一点
在古代的诗词中就可窥探一二
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下吧
《题秦岭》
唐·欧阳詹
南下斯须隔帝乡,北行一步掩南方。
悠悠烟景两边意,蜀客秦人各断肠。
相传,《题秦岭》一诗是诗人欧阳詹,赴京参加科举考试,回程途经蓝关,看见秦岭,触景生情所作。
诗中前两句“南下”“北行”的不同描述,无异于直言秦岭是一条南北地理分界线,后两句中“悠悠烟景”无疑指秦岭两侧自然景观截然不同,蜀客秦人则指秦岭分隔之下人文环境的不同,而这些都是秦岭作为地理分界意义。
《分水岭》
唐·吴融
两派潺湲不暂停,岭头长泻别离情。
南随去马通巴栈,北逐归人达渭城。
澄处好窥双黛影,咽时堪寄断肠声。
紫溪旧隐还如此,清夜梁山月更明。
诗人吴融的这首诗,前四句写岭头分别,向南“通巴栈”,向北“达渭城”,绝妙地将秦岭作为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的重要地位写得一清二楚。
后四句,以“双黛影”作对比,点明了属于“分水岭”的功能与自然性,而分属于南山北麓的“清夜梁山”与“紫溪旧隐”,则进一步强化了“分水岭”南北相分的无情“断肠”处。
《过分水岭》
唐·温庭筠
溪水无情似有情,入山三日得同行。
岭头便是分头处,惜别潺湲一夜声。
诗中所写的分水岭,是秦蜀或秦梁间往来必经之地,诗人温庭钧题称“过分水岭”,实际所写的却是过分水岭行程中与溪水的一段因缘。
图:王佳良
山路蜿蜒曲折,缘溪而行,在“入山三日”,相伴相依的旅程中,“溪水有情”之感与日俱增,但此时已登上岭头,就要和溪水分头而行,此北流与南下之景,是不言而喻的地理常识与想象。
图:孙树宝
自古以来
歌咏秦岭的文人墨客无数
他们一路踏歌而来,又踏歌而去
而秦岭在诗歌中不断修润、积淀
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之山
来源:西安秦岭保护 责编:王远之